Saturday, June 21, 2008

[Luis Buñuel|Simón del desierto]沙漠中的西蒙


Title:Simón del desierto
aka:Simon of the Desert
Director:Luis Buñuel
Release Date:1965
Genre:Drama
Country:Spain
Language:Spainish
IMDb

簡介。。。。。。
1965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布努艾爾著名的宗教三部曲之一
本片是布努艾爾的宗教三部曲之一。主角西蒙是一個留著大鬍子的禁慾主義者,他為了跟上帝靠得近一點,遠離人世隱遁到荒蕪人煙的沙漠中。他站到沙漠的柱 子頂上祈禱贖罪,一站就是幾十年。諷刺大師布努艾爾將宗教狂熱嘲諷得體無完膚,當西蒙在柱子上表演“奇蹟”時,底下的觀眾就像看馬戲似的評頭論足,例如當 他為一個小偷接上被砍下的雙手時,群眾的評價是“還不賴”;而小偷用他的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孩子一記耳光。後來西蒙還經歷了重重世俗的考驗,魔 鬼撒旦還三次化裝成各式人物來引誘他,但都被他用堅韌的意志克服。其實魔鬼就是他自己的心魔。最後魔鬼把西蒙從圓柱上移到現代都市的一家迪斯科舞廳,並告知他從今開始只能在舞廳中修行直至終老。

[Andrei Tarkovsky|Ubiytsy]殺手們


Title:Ubiytsy
aka:The Killers
Director:Andrei Tarkovsky
Release Date:1958
Genre:Drama
Country: Soviet Union
Language:Russian
IMDb


簡介。。。。。。
《殺手》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塔可夫斯基作品。與同學亞歷山大·戈丹以及馬利卡·貝庫共同導演。

1956年秋,那時他們剛進入蘇維埃電影學院三年級。當年海明威的作品第一次於蘇聯出版,塔可夫斯基提議基於《殺手》這個充滿“深層真實的悲劇故事”拍攝 一個短片。學院批准了這個計劃,這是學院第一次允許學生基於外國文學作品拍片。 19分鐘作品裡,三個場景中的第一和第三個發生在酒吧,由塔可夫斯基執導,安德森房間的第二個場景由亞歷山大·戈丹執導。酒吧當班喬治由戈丹扮演,塔可夫斯基則扮演吹著《鳥林搖籃曲》的第二個顧客。這個1950年代的曲調是當年聽著“美國之音”的蘇聯知識分子熟知的,被視為自由的標誌。被用於這個1920 年代的故事是塔可夫斯基的主意。這個短片放映後得到導師,著名紀錄片導演米哈·羅姆的讚譽。

[Federico Fellini|Città delle donne, La ]女人城


Title:Città delle donne, La
aka:City of Women
Director:Federico Fellini
Release Date:1980
Genre:Drama
Country: Italy
Language:Italian
IMDb

我的碎碎唸。。。。。。推薦指數:7.0/10
奇異的電影,或者說是一部詭異的電影,費裏尼晚期的電影越發地超現實,越發地令觀衆摸不清頭腦,越發地意識流,電影完全地用電影鏡頭來表現充滿想象的夢境,用夢來探討現實的問題,這與他早期作品的表現形式和風格大相徑庭。

這部影片就是構築了這樣一個荒誕的夢境,探討女權主義以及男女性別差異,以及這種差異所產生的對各種問題,尤其是對性的截然不同的看法。不過上帝既然創造了男人和女人,就注定他們應該是不同卻又互補的,因此不同是必然的,但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相互理解。

Wednesday, May 14, 2008

[Andrzej Wajda|Pokolenie]抗爭的一代人


Title:Pokolenie
aka:A Generation
Director:Andrzej Wajda
Release Date:1955
Genre:Drama,War
Country:Poland
Language:Polish
IMDb

推薦指數:7.5/10
1954年,瓦依達的處女作“戰鬥的青年一代”(A generation)誕生了。在這部描寫納粹佔領波蘭期間,幾個波蘭青年不同的生命軌蹟的影片中,瓦依達融入了自己艱辛的現實生活同美好的理想之間,從 體味百般的辛酸苦辣到最終幡然醒悟的成長歷程。影片由當時被譽為“James Dean”式的反叛類型演員Cybulski主演,瓦依達通過Cybulski所扮演的角色,推翻了轟轟烈烈地宣揚愛國主義的老套,以被扭曲靈魂的懺悔和黑色手法來反襯主題。瓦依達同Cybulski的黃金組合在隨後的兩部影片裡繼續顯示出不同凡響的力量。

《一代人》、《下水道》、《鑽石與灰燼》被稱為瓦伊達的“戰爭三部曲”,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同時這三部曲奠定了他在當代波蘭電影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隨後一段時間,瓦伊達成立了創作集體,仍舊堅持反映波蘭的現實,向政府傳達人民的呼聲。

Tuesday, April 29, 2008

[Zbynek Brynych|...a páty jezdec je Strach]第五位騎士的恐懼

Title:...a páty jezdec je Strach
aka:...and the Fifth Horseman Is Fear
Director:Zbynek Brynych
Release Date:1965
Genre:Drama
Country: Czechoslovakia
Language: Czech
IMDb

我的碎碎唸。。。。。。推薦指數:8.8/10
我看見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活物,聲音如雷,說:“你來 !”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來,勝了又要勝。揭開第二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你來!”就另有一匹馬出來,是紅的, 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揭開第三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三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裏拿著天平。我聽見四活物中似乎有聲音說:“一錢銀子買一升麥子,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 ,油和酒不可糟蹋。”揭開第四印的時候,我聽見第四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 飢荒、瘟疫(或作“死亡”)、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出自新約聖經《啓示錄》 6:1-8)

《第五個騎士害怕了》的隱喻正是出自上面這段《啓示錄》中的預言,舊約聖經中也有與其呼應的關於馬的相關描述:我又舉目觀看,見有四輛車從兩山中間出來,那山是銅山。第一輛車套著紅馬,第二輛車套著黑馬,第三輛車套著白馬,第四輛車套著有斑點的壯馬。我就問與我説話的天使說:“主啊,這是什麽意思?”天使回答我說:“這是天的四風,是從普天下的主面前出來的。”套著黑馬的車往北方去,白馬跟隨在后;有斑點的馬往南方去。壯馬出來,要在遍地走來走去。天使說:“你們只管在遍地走來走去。”它們就照樣行了。他又呼叫我說:“看哪,往北方去的,已在北方安慰我的心。”(出自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6:1-8)傳統的釋經認爲四個騎士代表著戰爭、疾病、飢餓與死亡。而這所謂的第五個騎士又代表了什麽呢?

這部電影根據作家Hana Belehradska的短篇小説改編而成,作爲新浪潮中期電影的一部分,導演Zbynek Brynych依舊與他之前的《天國護照》一樣,拍攝了這樣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影片。但實際上正如當時一些評論傢所認爲的那樣,如果影片中沒有關於猶太人的提示,我並沒有看出這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因爲片中根本沒有軍隊壓境,沒有砲火硝煙,沒有慘絕人寰的屠殺。惟有的是特務機構的審查,地下工作者的藏匿,以及告密者的揭發。而且影片中除了主人公佈朗醫生穿著一件破舊的大衣,留著鬍鬚,帶著眼睛,一副猶太人的打扮之外,其他的人物都穿著現代款式的西裝,秘密警察也根本不是蓋世太保的模樣。而這位常理上本該被作爲抓捕對象的“猶太”醫生在影片中卻完全游離于群體之外,可以說是出入最爲自由的人了。這種“時空交錯”還顯示在現代的場景,現代的交通,還有佈朗醫生窗外那個現代的足球場,一切跡象都像發生在60年代。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認爲這是一部借古諷今的影片,因爲它表現的境況與在共產極權統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實在是如出一轍。

影片講述了猶太裔醫生佈朗為一個受傷了的地下工作者四處尋找嗎啡止疼的故事。影片從開始就出現街道上徘徊的身影,墻上到處粘貼著通告:"Inform promptly and accurately and insure your own safety。" 44811在影片中成爲一個符號,而這究竟是一個象徵著安全與希望的符號,抑或是通向死亡與黑暗的隧道?凝滯的空氣,壓抑的氛圍,大量使用的開放式鏡頭,使人感覺隨時被暗中無數雙的眼睛嚴密監視,時時刻刻隔牆有耳。佈朗醫生自言自語地做過心理鬥爭,終于還是沒有放棄,他前往夜總會、精神病院,目睹了這世界的變異和反常。他的恐慌是顯而易見的,甚至會產生噩夢般的幻覺,但是他還是戰勝了自己的恐懼,為傷者找到了嗎啡。當被鄰居看見並告發后,佈朗醫生大義凜然地面對那些秘密警察説道:“You won't find anybody there. He left in the night. I found him in the street. I'm a doctor. I was a doctor. Actually, I still am. A man is as he thinks - you can't change that.”即刻就吞下毒藥死去了。在佈朗醫生的這般義正言辭之下,真正緊張恐懼的又是誰呢?這使我想起片中這樣一個情節,鄰居的兒子問道:“dad,who's a real hero?”爸爸回答:“A man who dies unnecessarily, as apposed to those who live unnecessarily. ”鄰居在不經意閒道出真理,誰是英雄已經毋庸置疑。然而"Inform promptly and accurately and insure your own safety" 並沒有因爲佈朗的就義和敵人的恐慌而終止,“44811”和“神秘身影”依然隨處可見,這就是時代的殘酷,人類的悲哀。現代啓示錄式的極權政治操縱著它那毀滅種族的國家機器,如同兇險的洪水一樣將與其“秩序”相悖逆的存在一併淹沒。但這第五個騎士既然也會有恐懼,即使是短暫的恐懼,在他堅固勢力開始土崩瓦解的時刻,他恐懼的裂痕已經透露出了光線,不是嗎?

這些捷克的天才導演們似乎沒有一個不或多或少的受到“卡伕卡”的影響,Zbynek Brynych也不例外。《第五個騎士害怕了》中Brynych正是創造了這種“卡伕卡式”的夢魘,犀利地表現了挑起種族主義爭端的人類思想的變質,“regulations”、“New regulations”成爲影片中頻繁出現的詞彙。Brynych還在這部影片使用了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技巧,並融合了好萊塢的黑色犯罪類型片和經典恐怖片的一些風格和模式,在鏡頭外内容的暗示上也借鑑了希區柯克式的懸疑表現手法。Brynych對鏡頭的要求也非常高,如同《天國護照》,每一個鏡頭似乎都經過他精心的構圖與編排,充滿著捷克式黑白影像的魅力。音樂方面,Brynych令人稱奇的炮製了調色板似的音樂拼貼,例如,60年代的Jazz和陰暗的古典交響樂選段交匯在一起出現,再加上適當的音效處理,為Brynych的影像表達天衣無縫的烘托了氣氛。這一系列巧妙的創新與實驗使得這部電影成爲新浪潮中又一部傑作,甚至似乎比之前的《天國護照》行得更遠了一些。(本文請勿轉載)